达摩院发布后阿里巴巴公布量子领域进展:量子计算云平台正式上线
10月11日云栖大会上,阿里云量子技术首席科学家施尧耘博士宣布,阿里云联合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上海)合作的“量子计算云平台”正式上线。这是在2017年3月云栖大会深圳峰会上公布了首个云上量子加密通讯案例后阿里云在量子技术上的最新大动作。
阿里云在量子技术上一直抱有极大兴趣,原因在于量子信息科学可以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若干重大问题提供解决途径,并且极有可能成为支撑国家战略层面发展。
量子技术神奇点在于:
通讯方面,量子体系的波函数在空间分布具有几率性,信息加载时信息比特率呈指数增长,具有容量巨大、高速度特性,当信息被窃听时会由于信号丢失而被发觉,有着极大的保密性;
计算方面,传统集成芯片受制于摩尔定律限制,在有限芯片尺寸上未来将很难再通过利用降低线宽、增加单位面积和单位体积内晶体管数目来提高芯片性能,量子芯片则可以轻松超越障碍,具有更高运算能力。
2013年阿里巴巴就开始对量子通信进行研究,截至目前,阿里巴巴在量子通信技术上投入巨大资源,在QKD(量子密钥分配)的算法实现、系统架构,QKD和云计算结合的应用,量子通信云服务,以及量子通信和可信计算的结合等方面有着数十项专利。
2015年7月,中国科学院与阿里云在上海宣布,共同成立“中国科学院-阿里巴巴量子计算实验室”。根据实验室的研究计划:预计到2025年,量子模拟将达到当今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的水平,初步应用于一些目前无法解决的重大科技难题;到2030年,研制具有50-100个量子比特的通用量子计算原型机,突破大规模量子计算机的芯片工艺,从物理层设计、制造,到算法运行实现自主研发,全面实现通用量子计算功能,并应用于大数据处理等重大实际问题。
2017年3月,阿里云公布了首个云上量子加密通讯案例。网商银行采用量子技术在专有云上完成了量子加密通信。阿里云也成为全世界第一家可以提供量子加密信息传送服务的云计算公司。
2017年5月,世界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在中国诞生。该计算机由中科大、中科院-阿里巴巴量子计算实验室、浙江大学等共同研制完成,将可高精度操纵的超导量子比特数从此前的记录9个提升到了10个。
除了技术本身投入与合作外,阿里巴巴还积极引入技术人才。
2017年9月,阿里巴巴宣布量子技术领域重量人物施尧耘担任阿里云量子技术首席科学家,专门组建并负责阿里云量子研究团队。施尧耘1997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在普林斯顿大学取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是密西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终身教授。在理论量子信息科学领域,施教授涉猎颇广,研究主题包括:量子算法和复杂性,量子通信复杂性,量子系统和量子计算的经典模拟,量子信息学和量子密码学。
在此之前业界和学界一致认为量子技术在云技术、人工智能上的突破会带来革命性变化,随着各国对量子技术的不断投入,量子技术相关的成果也开始在各领域出现。作为阿里巴巴“NASA”计划的一部分,量子技术的研究承担着阿里巴巴乃至中国技术探索与产业化尝试。
10月11日云栖大会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在现场表示,量子计算云平台将培养行业生态,推动量子计算的产业化。“二十多年前,我觉得量子计算在我有生之年不可能成为现实。但是二十年过去了,我觉得新量子革命正在到来、正在发生,量子计算所发展的进程比我想象的要快得多。”
针对加密领域,潘建伟教授提到:“RSA512(注:RSA是指公钥加密算法)在1999年被破解,RSA768在2009年被破解,RSA1024还没宣布破解,但是密码界已经建议用2048位。2017年2月,谷歌破解了广泛应用于文件数字证书中的SHA-1算法(美国国家安全局设计的密码散列函数)。从这个角度来看,信息安全的瓶颈在日益凸显,我们必须在遇到恶意攻击时想到解决办法。“
阿里云总裁胡晓明现场公布了阿里云在量子技术的发展规划,包括量子软硬件、系统算法、计算应用等。“阿里云将筹建量子团队,跟中科院一起,满足大家对于未来世界数据计算能力的需求。”
量子计算云平台可以在云端为用户提供量子算法开发测试环境,通过后端连接经典计算仿真环境和真实超导量子计算,同阿里云协助进行网站的搭建和运营,提供云计算资源支撑和经典计算的仿真环境,目前已在阿里云上公开邀测。